案例分析-耳鳴眩暈重聽
受到疫情的影響,2020年許多產業營收較往年下滑,自行經營餐廳的40歲許先生便是如此,好不容易熬到了年底,如今卻再次面臨挑戰,相隔253天新增本土案例,讓他為了衝業績而舉辦的優惠活動,也無法順利吸引顧客上門,眼見就要到了發年終獎金的時刻,業績卻遲遲無法達標,許先生心急如焚,長期以來心理壓力過大,導致幾度眩暈發作,感到天旋地轉,嚴重時連站也站不穩。
許先生在初次眩暈症發作時,單純認為是因為太勞累所致,因此沒有第一時間就診,當他推出餐廳的優惠活動,幾天後發現成效不彰,記帳時察覺可能連支付基本開銷都會有困難,焦慮的情緒加劇,陸續引發了第2、3次眩暈,且明顯感覺到整個人站不穩,這才驚覺身體出了問題,許先生立刻上網搜尋到耳鼻喉科權威醫師李宏信的門診,前往就醫治療。
收治許先生的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說明,一般而言,感到天花板都在旋轉的患者,在排除腦部病變之後,通常是因為前庭神經病變所引起,常見原因包括焦慮、緊張、神經衰弱症、病毒感染、血液循環不良等,許先生平日身體健康,無其他病症,明顯是心理壓力和焦慮所導致的眩暈症。
李宏信表示,當前庭神經系統受到病毒感染,就會引發前庭神經炎而眩暈、噁心嘔吐;內耳構造中的淋巴液過多導致阻塞時,則會引發梅尼爾氏症,可能合併耳鳴、眩暈,症狀常維持數分鐘至數小時,眩暈的黃金治療期通常是7天內,但是許多患者都像許先生這樣初次發作時不以為意,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因此得花更多時間治療。
由於眩暈是內耳血管因膽固醇或血脂沉澱造成阻塞,使得血流不暢通,加上壓力大時,會促使血管過度收縮,導致組織缺血而壞死,內耳神經無法順利接受到血流輸送的養分而萎縮,患者若想改善眩暈症,首先必須檢視自己的作息、飲食、生活習慣,並找出適當的舒壓方式,同時配合藥物治療。
李宏信指出,眩暈急性發作時,通常會先給予利尿劑來排除體內的鹽份和水份,降低內耳壓力,待病情穩定後,再讓患者服用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增加內耳細小血管的血流供應;長期治療則要以神經滋養、血管擴張等藥物為主。
許先生了解到自己的壓力是致病原因後,決定縮減餐廳人力,使支出壓力減緩,漸漸讓焦慮的情緒緩和了下來,同時配合醫師耐心服藥控制,病情獲得改善,讓眩暈發作的頻率大幅降低。
台灣醫級邦_李宏信醫師 | 宏仁診所02-25713168 | 鼻過敏 | 耳鳴眩暈 |
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 | 財團法人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 | 健康新聞社 | 光華家醫科診所 |
Copyright © 李宏信醫師網 All Rights Reserved / 當日流量 336 / 累積流量 4163186 |
本網站由健康傳媒製作維護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任意轉載,違者依法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