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健康講座 2016/12/17 (六)
錯誤認知導致睡不好 改變睡眠品質從觀念導正

【健康傳媒 黃于庭/整理報導】2016.12.20

睡覺
黃守宏醫師說明,有失眠困擾或者覺得自己睡不好、常作夢的人,這些問題與自己的睡眠結構有很大的關聯。(圖/ingimage)
  睡眠品質不佳或者失眠是多數人都曾有過的經驗,台北市紅十字會在12月17日舉辦了一場健康公益講座活動,其中邀請到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專任主治醫師黃守宏演講關於睡眠的議題,傳達給民眾一個主要觀念──「睡得好不好,想法最重要!」他指出,生理時鐘、恆定系統、覺醒系統是控制睡眠的三大系統,關乎睡眠的生心平衡。

  黃守宏醫師說明,若以一個睡眠時間約8小時的人為例,正常的睡眠結構包含淺睡、深睡和快速動眼期(REM)等主要階段。其中,快速動眼期也可稱為「作夢期」。在剛入睡的前4個小時左右(上半夜)會有較長的深睡期,但越接近醒來的時間,快速動眼期就越長、越頻繁。而有失眠困擾或者覺得自己睡不好、常作夢的人,這些問題與自己的睡眠結構有很大的關聯。

  有些人認為自己睡眠品質非常好,甚至根本不會有作夢的困擾,黃守宏醫師強調,其實這個觀念是錯誤的。這些人認為自己不會作夢,主因是他們通常在非快速動眼期醒來,所以不會記得自己作過夢;反之,若在快速動眼期醒來,則夢境內容可能會深刻的記得,甚至認為自己「整個晚上都在作夢」,這當然也是一種錯覺。

  有民眾提到,睡午覺補眠是還是不好?醫師表示,睡眠的功能主要是幫助體力的儲存、學習和記憶的形成,以及舒緩情緒,只要每天上床睡覺和起床的時間固定,並不需要睡午覺,若真的認為自己需要睡午覺的人,建議控制在半小時以內,否則會使得夜晚入眠更困難,造成失眠的惡性循環。

  此外,針對「昨天沒睡好,所以今天早點睡」、「每天一定要睡滿8小時才足夠」、「一直作夢都沒休息到,所以要躺久一點」等錯誤認知,黃守宏醫師指正,床只限睡覺使用,不應做其他用途,舉凡閱讀、玩手遊、看電視等都可能破壞生理對於床的習慣,造成日後一到床上躺,精神卻反而變好;人類的睡眠時間在5到9個小時內都算正常,期盼自己一定要睡滿8個小時,這種想法反而增添心理負擔。

  真正想睡再到床上躺,躺超過半小時就應離開床,做點別的事醞釀睡意,並盡量維持日常生活步調的一致性,不分平假日,否則會養成假日當夜貓族,周一、周二上班日帶著熊貓眼到公司的狀況,等於破壞了睡眠結構。這些「想法」都是影響民眾睡眠品質很大的主因,因此改變想法就能調整睡眠。

  最後,台北市紅十字會也預告明年度(2017年)的第一場公益講座活動將於2月11日周六舉辦,歡迎關心健康議題的民眾共同參與,詳情可上網搜尋「健康公益講座」或上「NOW健康」查詢。

》》立即加入【NOW健康/健康傳媒】FB粉絲團,掌握健康資訊零時差!
台灣醫級邦_李宏信醫師宏仁診所02-25713168鼻過敏耳鳴眩暈
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財團法人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健康新聞社光華家醫科診所
Copyright © 李宏信醫師網 All Rights Reserved / 當日流量 111 / 累積流量 3786185
本網站由健康傳媒製作維護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任意轉載,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