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專訪
頭暈非中風!天搖地動是眩暈症在作怪
2011-03-10

【中時健康 林燕語/台北報導】 2011.03.10 
 
年近半百的王先生,自行創業十餘年,年後突然出現頭暈現象,看房子內的擺設及環境都在旋轉,無法站穩走路,同時也伴隨著噁心及嘔吐,王先生以為這是中風前兆,幸好經醫院治療診斷,真正病因是內耳半規管的問題。其實民眾在病發的第一時間,往往擔心是否中風而到神經科門診就醫,檢查報告的結果並非腦中風所引起,大為放心,但是眩暈症狀依然存在。耳鼻喉科醫師指出,這不是所謂的中樞性眩暈,而是末梢性內耳前庭病變所引起,耐心服藥並接受正確治療就能逐漸改善。

眩暈症患者在發病時,會有頭重腳輕、眼前發黑的現象,覺得自己快暈倒,身體漂浮在空中,雖然不會立刻造成生命立即危險,但是症狀聽來卻很恐怖。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表示,診斷時要先判別是一般頭暈,還是暈眩,接下來才能對症下藥。這兩者最大的差別:暈眩會有天旋地轉、四周景物在動的感覺,而一般頭暈則不會。

基本上,暈眩往往是前庭感覺系統出了狀況,屬於內耳的問題,除了暈眩的症狀,還會伴隨著耳鳴和聽覺異常,病人可能會有失去平衡感及噁心嘔吐的現象。李宏信提醒,若是本身有高血壓、心臟病或高血脂的病人,一旦出現暈眩,有可能是腦血管有阻塞現象,或是血管發生輕微出血,也有可能是中風前兆,必須盡快就醫,徹底檢查並了解真正的原因。

內耳血管病變是日積月累所形成的,包括耳鳴、眩暈及重聽在內的疾病,一般統稱為梅尼爾氏症,尤其好發在中、老年人的族群。基本上,內耳是由管狀的蝸牛體及三半規管所組成,內含有淋巴液且互為相通。而三半規管則由三個互為垂直的半圓圈管所組成,主掌著人體平衡。一旦耳內的淋巴液分泌過多,當患者的頭部在轉動、晃動時,管內的淋巴液會跟管壁神經發生衝撞、激盪,因此產生耳鳴、眩暈等症狀,天旋地轉的病情就此發作。

眩暈症的患者,經醫師打針及服藥之後,症狀往往很快受到控制,但是只要病因依舊存在,日後仍會發作。眩暈症患者需遵從醫囑,耐心服藥治療,至少三個月至半年,請不要擅自停藥。至於病情嚴重的病人,採行內耳前庭開刀引流的方式,使內耳淋巴減壓,但是術後仍有可能會發作,因此患者需要避免過度勞累或焦慮的生活型態,減壓或慢活的生活作息有助於降低眩暈症的復發。

眩暈症是屬於血管慢性的病變,若要控制病情,患者必須長期耐心服藥。家醫科醫師李政道提醒,如果症狀發作時,病人應該避免頭部做快速的轉動,放慢身體的動作,盡速就醫。至於飲食方面,避免攝取太鹹、高膽固醇的食物,建議低鹽低糖的飲食為佳,病人也應減少煙酒咖啡濃茶等刺激性的飲料,若能生活作息正常,保持充足睡眠及適當運動,眩暈症自然會少發作。

台灣醫級邦_李宏信醫師宏仁診所02-25713168鼻過敏耳鳴眩暈
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財團法人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健康新聞社光華家醫科診所
Copyright © 李宏信醫師網 All Rights Reserved / 當日流量 2275 / 累積流量 4240618
本網站由健康傳媒製作維護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任意轉載,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