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健康 任呈岳/台北報導】2013.06.28
「台語天后」江蕙日前成功連續開了十場個人演唱會,其實大家看到了二姐台前風光的一面,實際上她卻是冒著眩暈發作的危險為歌迷獻上表演。醫師指出,長期性眩暈發作者平常就要維持正常生活狀態,如果有急性的壓力更要特別注意發作警訊,一定要量力而為,千萬別讓眩暈找到復發的機會。
其實江蕙原本就是眩暈的老病號,好幾次因為壓力過大兒出現眩暈現象。根據媒體報導,這一次演唱會不僅時間長耗費體力,還增加了許多跳舞動作,其中的轉圈動作更讓二姐吃足苦頭,江蕙自己說,一開始一轉就會眩暈甚至還會站不穩跌倒,掉到最後甚至還調侃自己:下半身好像沒有知覺了!
看到江蕙這樣的努力許多人都會為她感到心疼,也不禁要問:為什麼眩暈會這麼難以治療?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指出,頑固型眩暈患者,主要是因為內耳淋巴水腫引起,外界還把這種狀況稱之為青光耳。
其實眩暈會發生主要與內耳不平衡有關。李宏信醫師解釋,內耳是由管狀的蝸牛體及三半規管所組成,內含有淋巴液且互為相通。蝸牛體負責聽覺,內部淋巴液及神經毛細胞就像是一個接受體,接受外界音波,音波傳至腦內,就會產生聽覺。三半規管則由三個互為垂直的半圓圈管所組成,主掌人體平衡。如果內耳神經退化、血管不通,而導致淋巴液分泌太多或無法排出,就會造成內耳積水,只要頭部稍微轉動、晃動,三半規管內之平衡神經受到淋巴液體之衝擊,就會覺得天旋地轉、想嘔吐,失去平衡無法站立,令人難以承受。
特別是一些用腦過度或是壓力大的族群,更是罹患眩暈的高危險群。李宏信醫師指出,門診中常見如企業老闆或是藝人等,都是因為工作壓力大、過度勞累、用腦過度,造成內耳血管過度收縮而導致血流不暢而引發眩暈。但好多人都是發病一周後才就診,因而耽誤了治療的黃金期。不僅得要花上更多時間治療,而且發作頻率會增高,讓患者處於隨時復發的恐懼之中。
眩暈症的治療,急性期多以利尿劑來排除體內之鹽份及水份,用以降低內耳壓力。當眩暈症狀嚴重時,患者會出現天旋地轉,甚至無法行動,必須緊急掛急診,來暫時解除急性症狀。待病情穩定後,治療上會以增加血液循環藥物,來增加內耳細小血管的血流供應,長期治療則要以神經滋養、血管擴張等藥物為主。若持續一段時間沒有明顯改善,也可以考慮以手術的方式來治療。
然而,任何的手術都存在風險,再加上手術治療後仍會有復發眩暈的可能。因此,必須審慎評估,並不鼓勵以手術的方式作為第一線的治療。一般持續服藥控制,內耳的循環都能得到改善,也可達到治療的目的。由於眩暈的治療是一項長期抗戰,家醫科醫師李政道建議病人一定要特別有耐心,不僅要遵從醫囑吃藥,還要努力改善生活習慣與壓力環境,才能與治療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