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專訪
耳鳴嗡嗡嗡! 延誤治療恐失聰或抓狂
2015-07-21

【健康傳媒 楊晴煦/台北報導】2015.07.21

  29歲的王小姐,在廣告公司擔任平面設計師,不僅三餐外食且特別喜愛油炸跟重口味的食物,為了競賽比稿,連日熬夜繪圖,忽然發覺自己的左耳傳來嗡嗡嗡的聲音,同事們說話的聲音變得好模糊,這種耳鳴的症狀持續好幾次。

 

  同時有些病人對於24小時持續不停的耳鳴,同時愈來愈大聲或尖叫,令病人難承受甚至抓狂,盼家人或友人必須協助病人就醫,而耐心治療,應能早日康復。

 

  宏仁診所李宏信醫師表示,耳鳴其實跟工作環境、生活型態還有飲食條件息息相關,有時跟情緒或自律性神經也有一定程度的相關性。耳鳴的產生可以從二個面向來看,分別是吃進去的食物和外在的環境情緒。

 

  在飲食方面,不良的飲食習慣會讓血管內的血脂肪、膽固醇累積沉澱,導致使血管阻塞、血流不順暢,當血管內耳組織無法獲得足夠的養分作為供應,就會引發內耳的神經組織出現缺血而養分不足,造成神經壞死而萎縮,產生耳鳴症狀。至於情緒方面,壓力大、焦慮、工時過長、睡眠不足,腦部組織缺氧等,也容易引發交感神經過度興奮,使內耳血管收縮過度,而流血不暢而造成神經系統病變,造成耳鳴。

 

  李宏信醫師進一步補充,其實耳鳴並不是中、老年人才會出現的症狀,年輕朋友們常低估,聽力異常背後所隱藏的危險性,認為只是過於疲勞所造成的後遺症,以為沒什麼大不了,補充睡眠即可恢復。然而聽力不良的狀況如果毫無改善,並持續性反覆發作,一定要盡早及有耐心服藥。若不慎錯失治療黃金期,等到事態嚴重才就醫,此時聽神經可能已受到極大損傷,聽力恢復就有限,甚至會留下永久性傷害,而造成重聽和耳聾的後遺症。

 

  一般治療耳鳴的藥物,以促進內耳血管暢通、增加血液滲透作用及幫助神經細胞活化再生、抑制血管過度收縮等三大類為主。臨床上會給予神經營養、血管擴張以及增加血液滲透作用等藥物,搭配防止細胞老化、內耳神經活化及神經細胞再生的藥物,重建內耳功能,或者補充鋅、硒、維生素C、E、抗氧化劑等,這些對於耳鳴防治皆有相當效果。

 

  初期病患約服藥2到3個月可見改善,而情況較嚴重的患者,則須服藥治療半年至一年,才能使耳鳴症狀漸漸消失,若是突然發生的突發性耳鳴或耳聾,病患切記掌握14天的治療黃金期,最重要的是盡速委善的治療,讓病變完全恢復正常,不讓遺留下來的長期耳鳴成聽力喪失,這則是一件令人一輩子麻煩之事,配合醫師專業治療及充分休息。家醫科李政道醫師提醒,一旦聽力出現狀況,整天有耳鳴嗡嗡的聲音,應盡速尋求家醫科、耳鼻喉科及神經內科專業醫師檢查,找出病因,切勿錯過黃金治療時機。

 

 

引用來源:耳鳴嗡嗡嗡! 延誤治療恐失聰或抓狂 

台灣醫級邦_李宏信醫師宏仁診所02-25713168鼻過敏耳鳴眩暈
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財團法人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健康新聞社光華家醫科診所
Copyright © 李宏信醫師網 All Rights Reserved / 當日流量 1915 / 累積流量 3749669
本網站由健康傳媒製作維護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任意轉載,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