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專訪
虎媽育兒追求完美 要求嚴格壓力大眩暈擾
虎媽育兒追求完美 要求嚴格壓力大眩暈擾 2019-09-26


2019-08-28【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

 

隨著新教改方針的啟動,12年國教「108課綱」已確定上路,要學生不只學知識更要有素養。一連串的變化,讓許多家長焦慮萬分,Judy就是其一。個性一板一眼的她,對孩子求好心切,標準常訂很高,是家長圈公認的虎媽。看到未來大學入學標準可能改變,擔心孩子無法應付,加上工作上自我要求也極高,多重壓力下自律神經過度興奮,成為產生眩暈最大因素,只好請假就醫,尋求醫治。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眩暈背後潛藏許多成因,其中以梅尼爾氏症最常見,梅尼爾氏症又稱為「壓力病」,根據門診觀察,不少患者發病時,多處於生活、工作上正面臨沉重壓力時,巧合的是,個性以一板一眼、完美主義傾向者居多,這類型的人壓力一劇增,更容易誘發眩暈症。
 
壓力會導致體內荷爾蒙變化,荷爾蒙有抗利尿作用,一旦大量分泌,使水分蓄積體內不易排出,就會引起內耳淋巴液水腫,造成眩暈症。若內耳血管同時受膽固醇堵塞,干擾血液循環,血管也因身心壓力而強力收縮,多重因素影響下,就容易引起眩暈。發作時患者感覺天旋地轉,同時出現頭痛、耳鳴等現象,也使組織也容易缺血、壞死,進一步造成內耳神經退化、萎縮,而引發耳鳴、重聽等併發症。
 
李宏信指出,面對急性眩暈症患者,初期多運用利尿劑去除體內多餘水分、鹽分,盡量減少內耳壓力。急性症狀緩解後,中期療程會視情況加入促進血液循環藥物,讓內耳微血管血流供給增加,長期治療策略則會使用神經滋養與幫助血管擴張藥物,幫助神經、血管正常運作。此外,內耳神經活化與神經細胞再生的藥物,可促使血管通暢,增加內耳循環以增進氧氣及養分之輸送,重建內耳功能,才能從根本治療,降低日後復發機會。
 
若藥物效果有限,持續一段時間,症狀依舊反覆發作,嚴重影響生活,也可考慮手術治療,即所謂內耳鑽開引流減壓術,以提升治療效果,但因為接近腦部必須謹慎考量,且常有復發可能,除非是藥物已無法抑制情況下,不建議作為首要選擇,術前應謹慎評估很重要。不論是哪一種治療方式,眩暈症患者接受治療時,要有耐心,避免用藥斷斷續續,藥物效果才會充分發揮,平時應注意飲食,特別是低鹽飲食為主,發作時應平心靜氣、多休息,且頭部不宜轉動太快,影響內耳淋巴液而造成更嚴重的眩暈。
 
家醫科醫師李政道也提醒,對於眩暈症患者來說,舒壓非常重要,平常生活作息也要規律,避免熬夜、抽菸、喝酒、暴飲暴食,或增加身體壓力,眩暈症發作時,要留意環境安全,以免產生危險,除了耐心用藥外,平日應試著讓心情保持放鬆,同時飲食均衡並配合規律運動,對於暈眩的情況可以得到減緩改善。

 

引用來源:虎媽育兒追求完美 要求嚴格壓力大眩暈擾
 

 

台灣醫級邦_李宏信醫師宏仁診所02-25713168鼻過敏耳鳴眩暈
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財團法人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健康新聞社光華家醫科診所
Copyright © 李宏信醫師網 All Rights Reserved / 當日流量 2193 / 累積流量 4240536
本網站由健康傳媒製作維護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任意轉載,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