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專訪
耳鳴中年化 預防多管齊下
2010-03-11

 【中時健康黃曼瑩/台北報導】2009.03.13

你是否感覺有時會聽到外界並不存在的聲音,有的像雷鳴轟隆,有的如細雨嘶嘶,使人心煩意亂,睡眠不安。以往耳鳴好發年齡為六十至七十歲,目前已經有中年化的趨勢,即四十至五十歲就患病。

 

以前農業社會,外界以為老人耳鳴是正常現象,比較不會重視,但是隨著生活教育水準提升與醫學進步,已經開始重視耳鳴疾病與治療。耳鳴的成因,70%與聽覺受損有關,例如退化、感染、外傷及腫瘤等,其餘30%原因不明。

 

耳鳴日趨中年化,家庭醫學科醫師李政道表示,主要是因生活壓力加上業績掛帥,以及用腦過度、睡眠品質不佳,引起緊張情緒,刺激到自律神經,影響耳朵血管,一旦耳朵微血管系統的血液供應不良,即營養供應不佳,功能即會逐漸衰退,就容易有耳鳴現象。

 

此外,李政道表示,甚至有的年輕人習慣聽隨身聽,從中播放巨量的搖滾音樂聲,還有的軍人因為受到巨大打靶或試放大砲聲音刺激。以及有一些人因為服用藥物中毒,包括早期治療肺結核鏈黴素,或抗癌藥物與阿司匹靈等,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耳神經傷害,引起耳鳴。如果為藥物引起的耳鳴,可搭配使用治療耳鳴的藥物,可降低對神經的破壞,此外,長期酗酒也會造成神經血管系統傷害,至於抽菸則會影響血管硬化,也不得不慎。

 

耳鳴也會因感染引起,包括皰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梅毒等感染等,會破壞耳神經,造成聽力變化形成耳鳴。此外,還有感冒發炎也容易引起組織腫脹,如果腫脹部位在耳神經附近的組織,就會壓迫耳神經,使聽力退化。所以有的人必需在這些症狀的急性期快速使用類固醇消炎,早期控制治療,以免造成後遺症。

 

與耳鳴相關的腫瘤問題,包括聽神經瘤,如果為良性可開刀處理,如果為惡性鼻咽癌,就需要做放射性化學治療,即使腫瘤解決了,但耳鳴現象未必會消失,因為有的腫瘤會破壞聽神經,使其無法恢復。

 

預防耳鳴必需從日常生活調整做起,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提醒,中壯年的人要調適生活壓力,要注重睡眠品質,勿因外在巨大聲音破壞神經系統,還有要重視藥物影響,以及避免外傷與感染問題,包括頭部撞擊,或被打耳光,這些力道都會衝擊震盪,造成微血管破裂。或是因為外傷手術造成,例如頭部或中耳內耳手術因切開與鑽骨,容易導致神經微血管損傷。

 

預防耳鳴也要注意飲食,平常勿攝取高油脂或過鹹的食物,避免膽固醇堆積血管,也不要喝太濃的咖啡與茶,如此會使自律神經太過興奮血管收縮,影響血流供應,時間久了,神經養份不足,就會產生耳鳴。

台灣醫級邦_李宏信醫師宏仁診所02-25713168鼻過敏耳鳴眩暈
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財團法人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健康新聞社光華家醫科診所
Copyright © 李宏信醫師網 All Rights Reserved / 當日流量 2366 / 累積流量 4240708
本網站由健康傳媒製作維護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任意轉載,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