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專訪
新鮮人求職難、耳鳴擾 減輕壓力病情獲改善
2010-08-04

【中時健康 張舜燕/台北報導】2010.08.04 
 
每年暑期正是社會新鮮人求職的旺季,大批畢業生投入職場找工作,不過待遇條件好的職缺,往往是僧多粥少,一位難求。去年就畢業的女大生,即使努力投遞履歷,到現在仍沒找到滿意的工作,只能繼續短期工讀,眼看一年過去了,學弟妹也陸續投入職場,心理壓力更加沉重,經常懷疑自我的職場競爭力。求職壓力大,她連續一週在夜深人靜時聽到嗡嗡嗡的鳴叫聲,尖銳聲令人難以入眠,最近白天竟然也會聽到鳴叫般的聲響,痛苦異常,只好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

耳鳴是指聽到外界不存在的聲音,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李宏信說明,耳鳴以發作時間來分期,僅夜深人靜時,偶爾可聽到聲音者,是第一期,也就是初期病患,如果是整個夜晚都聽得到耳鳴聲,但白天沒有發作,被列入第二期;如果病患夜晚白天都有耳鳴現象,屬於嚴重程度,可能是第三期或第四期,須立即就醫治療。

基本上,發生耳鳴的主要原因,是內耳神經受損或內耳神經老化所引起,至於工作太累、用腦過度、神經太過緊張或壓力過大,也會發生耳鳴病徵。一般來說,醫生會開立抑制血管收縮藥劑或促進神經活絡的營養成分,來協助病患改善症狀,若是部分嚴重的案例,建議須要連續投藥六個月以上才能看到成效。

耳鳴好發在中、老年人,主要是因為年紀大,促使血管雜質沉澱而引起血管阻塞,導致內耳神經壞死之故。針對女大生所描述的病情,應屬於壓力、焦慮所引發的耳鳴現象,舉凡工作勞累、過度驚嚇或生氣、憂煩躁鬱等有形或無形的壓力,會使身體產生腎上腺皮質素或腎上腺分泌增加,兩種腺素混合後,可能造成微血管的阻塞,血液循環不順,內耳因局部貧血而導致組織壞死、細胞損傷,造成內耳神經萎縮,所以年紀雖輕仍引起耳鳴、眩暈或重聽的病症。

耳鳴的治療原則,以三大類藥物為主:一是促進內耳血管暢通,就是所謂的打通血路;其二是促進神經細胞活化或再生:其三為抑制血管過度收縮的藥劑。如此一來,才能使耳鳴症狀逐漸減輕並改善。然而,誘發耳鳴的病因,往往是多年累積所產生的症狀,所以患者必須耐心且長期服藥,才能有成效出現。一般來說,約三至六月的服藥期,病情較嚴重者,則需一年半載才可顯現效果。由於現代醫藥科學發達,多種抗氧化劑或神經維他命等新型藥劑,可協助病患達到治療的目的。

除了按照醫師指示服用藥物之外,李宏信表示,耳鳴早期治療,治癒率就愈高,病患還需要自我紓解壓力,降低內耳神經損傷的最好方法,就是以平常心來面對生活上的各種壓力。新鮮人求職有壓力,許多在職者為了保住飯碗,往往工作過量或睡眠休息不足,也會發生耳鳴,懂得調適並平衡身心的重擔,才能獲得生理及心理上的雙重建康。

現代人要預防耳鳴,家醫科李政道醫師提醒,可從下列幾個方向著手,一是遠離有噪音的環境,二是飲食均衡,不要攝取口味過重或太鹹的食物,三是生活規律,定時且適時釋放身心壓力。由於耳鳴治療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服藥,因此病患需要有耐心,切忌自行停藥,以免再次復發時,病情恐怕會更嚴重。

台灣醫級邦_李宏信醫師宏仁診所02-25713168鼻過敏耳鳴眩暈
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財團法人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健康新聞社光華家醫科診所
Copyright © 李宏信醫師網 All Rights Reserved / 當日流量 248 / 累積流量 4261372
本網站由健康傳媒製作維護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任意轉載,違者依法必究